LY_T 2964-2018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生态修复技术规程
ID: |
5BCA958E578B4189B781C0C500667F78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59 |
页数: |
6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4-8-14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65.020,B05 LY,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,LY/T 2964—2018,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生态修复技术规程,Technical segulation on ecological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water level fluctuation,zone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,(标准发布稿),本电子版为标准发布稿,请以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,2018 - 02 - 27 发布2018-06-01 实施,国家林业局 发布,LY/T 2964—2018,刖言,本标准按照GB/T 1.1—2009的规定编写,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,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西南大学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李昌晓、魏虹、杨予静,本标准首次发布,1,LY/T 2964—2018,峡库区消落带植被生态修复技术规程范围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生态修复的原则、植物种类选择、植物配置方式、整地、栽植及,管护技术,本标准适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生态修复,2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随后所有的,修改版(不包括勘误的内容)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木标准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,括所有的修改版)适用于本标准,GB/T 15776-2016造林技术规程,GB 6000-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,3术语和定义,3. 1,三峡库区消落带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zone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,三峡工程竣工运营后,三峡水库施行“冬蓄夏排”的反季节水位调度管理方式,水库每年最高蓄水位175m与最低,蓄水位145m之间所形成的带状区域,4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生态修复原则,ーー生态优先原则,一ー植物多样性原则,一—因地制宜,适地适植原则,ーー乡土植物为主,生态安全原则,5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生态修复技术,5.1 植物种类选择原则,一ー耐淹能力强,能忍耐夏季伏旱,—ー根系发达,固土能力强的多年生植物,ーー耐贫辩,易成活,具有较强的萌芽更新能力,ーー优先选择实生苗,5.2 种苗选择要求,2,LY/T 2964—2018,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生态修复的植物种类见附录Ao,对于乔灌木,优先选择2-3年生健康优良实生起源苗木。如果在城镇区域,需要考虑景观配置(如,遮蔽硬质堡坎、挡墙、高架桥等)及快速成林,可栽植4年生青壮树木。苗木主根健全,根系发达,不,窝根。优先选择容器苗。苗木规格与质量分级执行GB 60007999,对于草本种苗,应选用主根健全、根系发达、不窝根、生长发育良好的健壮草本植株,5.3 植物配置方式,在考虑到行洪安全的情况下,乔木树种应当在173 m海拔位以上栽植。其余情况参考以下配置方式,5. 3.1消落带下部(蓄水位165 m以下),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建群种,构建低矮草本植物群落,5. 3.2消落带上部(蓄水位165-175 m),以乔木为建群种,合理配置灌草,构建乔、灌、草多层次复合群落,6整地,对于乔灌木,采用穴状整地方式,根据苗木大小选择栽植穴的规格,栽植穴长宽深可分别为40,cmX40 cmX60 cm^ 40 cmX 50 cmX60 cm 或 60 cmX60 cmX80 cm。不能达到以上要求穴径、穴深时,采用鱼鳞坑整地。整地时,尽可能减少土层扰动,草本植物不进行整地,可直接栽植,7栽植技术,7 . 1栽植时间,春季退水后、汛期前1-5月栽植,7 .2栽植方法,——植苗造林执行GB/T 15776-2016。苗木按株行距1 mxl m、1 mx2 m或2 mx2 m栽植,ーー草本植物按照9-16窝/〇?栽植,8管护,一ー加强栽后管护,及时进行苗木培土、扶正、抗旱浇水,汛期后清理树枝上的漂浮物,确保苗木,成活和生长,——栽植成活率未达到80%的地块,应在下ー栽植季节及时进行补植,ーー加强病虫害监测及防治。应采用生物或物理防治,不得采用化学防治,ーー禁止在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生态修复区内放牧、农事耕作、使用化肥与农药,一ー对栽植之后的消落带植被,采取近自然化经营管理理念,充分利用自然力修复和发展植被,避,免消落带植被的人工化,9档案管理,档案管理按照GB/T 15776-2016的规定执行,3,LY/T 2964—2018,附录A,(资料性附录),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生态修复植物种类,种名生活型生态适应性,适宜海拔段,(H1),1 池杉,(Taxodiutn ascendens) 乔木,喜光,喜温湿,耐水淹,耐干旱,抗风性、萌生性强,不耐,盐碱。喜深厚疏松湿润的酸性、中性土壤,165-175 m,2 落羽杉,(Taxodiiun distichum) 乔木,古老的“孑遗植物”,强阳性树种,适应性强,耐低温,耐干,旱,耐水淹,耐瘠薄。常栽种于平原地区及湖边、河岸、水,网地区,165-175 m,3,中山杉,(Taxodiiun hybrid,"Zhongshanshan'),乔木耐水湿,耐盐碱,抗风性强,根系发达,生长速度快。165-175 m,4 立柳,(Salix matsudana) 乔木,喜光阳性树种,耐寒,耐干旱,耐水淹。萌芽カ强,根系发,达。165-175 m,5 竹柳丒,(Salix spp.) 乔木,耐寒,耐旱,耐水淹。腋芽萌发カ强,分枝较早,根系发达,以肥沃、疏松、潮湿土壤最为适宜,170……
……